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報
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,對全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造成沖擊,企業經營受到明顯的影響。雖然現階段疫后經濟已經開始逐步復蘇,但企業資金壓力仍然非常大。
作為政府采購供應商,你是否還在感嘆履約過程中流動資金占用多、壓力大?是否仍被漫長的手續流程折騰得苦不堪言?是否因為保證金收退等管理難題一次次陷入焦慮?
解決方案來了!6月30日,政采云通過線上直播正式發布“履約保函”產品,減少履約全程約99%的資金占用,助力廣大政府采購供應商輕松履約。
履約保證金已成為供應商的資金壓力
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領域,為防止供應商在合同執行過程中違反合同規定或違約,采購單位通常會要求供應商在簽訂合同后,按照合同規定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,通常為合同金額的10%。
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《招標投標法》第46條明確規定:“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,中標人應當提交履約保證金?!闭少徬嚓P法律法規也有類似的條款要求,這項制度至今已經執行了20年。但近年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,廣大企業經營者在履約保證金問題上感覺壓力增大,普遍反映:希望占用資金更少、流程更簡單、管理更規范。
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也關注到這個問題,2017年以來先后發布多項管理辦法和通知,金融機構相應推出了多種創新業務模式,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。進入2018年,以保證保險代替履約保證金的呼聲越來越高,各地引導和要求使用履約保函的政策逐步落地,但真正全流程在線化、電子化的履約保函產品不多。
政采云應用戶之所需,急用戶之所急,抓緊開發全流程線上電子化的“履約保函”產品,構建了政府、保險機構、企業三者之間的合作平臺,緩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,同時減輕政府和企業經辦人員的工作量。
履約保函直擊傳統履約保證金痛點
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政采云“履約保函”產品的上線發布,將有效解決企業在履約過程中的三大痛點。
一是用繳納少量保險費用來替代履約保證金,資金占用率減少99%左右。以一家年中標項目20多個、中標金額約2000萬元的供應商為例,使用履約保證金需要繳納100-200萬元,使用電子履約保函,只需要繳納1萬左右,資金占用僅為原來的1%左右。
二是科技賦能,可實現線上一鍵辦理,最快5分鐘完成。在傳統履約保證金繳納模式中,經辦人員或財務人員需要根據項目的大小、要求,給不同的采購單位繳納不同金額的保證金。一個項目的履約保證金,從開戶、回款、索取回單,交給采購人,索取收據,到后續退還保證金和收據,全程耗時短則幾月、長則幾年,技術含量雖然不高,但期間需要財務部門安排專人進行管理,費時費力?,F在,政采云平臺的用戶使用履約保函,可實現全程在線辦理,最快5分鐘即可辦理完成,流程便捷高效,采購人、供應商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。
三是流程優化,平均節省7人次以上,管理更簡單、更規范。有些地方繳納和退還保證金的流程雖然相對簡單,但也帶來另一個問題:企業無法及時了解保證金是否退還,以及何時退還,需要采購人、供應商及時管理和跟蹤每筆保證金的收退情況,對管理的要求很高。若期間發生人員辭職、轉崗等變動,信息核對就更難了。而履約保函辦完即可,只有在履約過程中發生異常情況時才會觸發相應的賠付機制,管理變得簡單、規范。
目前,政采云“履約保函”已經正式上線,政采云用戶可以登錄平臺,根據各業務提示場景進行辦理。
【回看發布會】
請釘釘或微信識別下方二維碼
政采云打造政企采購專屬線上普惠金融服務
政采云有限公司由浙江省財政廳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建設,于2016年8月8日成立,目前服務已拓展至全國9省3市700多個區劃和全國稅務系統等中央單位。
隨著政采云平臺的全面應用,政采云金融團隊根據“互聯網+”理念,通過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,對沉淀的供應商交易、合同、信用等大量數據進行分析、挖掘,搭建了信用融資模塊,陸續推出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線上普惠金融服務。此前,政采云平臺已上線“采購合同貸”、“流水信用貸”兩款“政采貸”產品,旨在解決廣大中小微企業“融資難”“融資貴”問題。
“政采貸”上線以來受到廣大中小企業的熱烈歡迎,先后有11000余家企業訪問,申請貸款1800多筆,授信筆數291筆,完成授信近7億元,總放款金融4億元。特別是今年疫情爆發以來,共有200多家供應商申請“政采貸”,完成授信近9000萬元,其中81%授信給了疫情防護商品生產中小微企業。目前,采購合同貸、流水信用貸兩款產品從貸款申請到放款,均可實現全流程在線操作。
未來,政采云將繼續秉持以技術力量推動政府采購改革創新的初心,依托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,落實政策要求,賦能平臺用戶,提供更多優質的普惠金融服務。
COPYRIGHT ? hntcz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湖南同創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